在梅州兴宁东北部,群山叠翠、云雾缭绕之间,黄陂镇,这片被油茶树环抱的土地,用饱满的油茶果诉说着“油茶之乡”的故事。每逢金秋时节,漫山红黄相间的油茶果宛如灯笼缀满枝头,当地人亲切地称其为“黄金果”。
这颗深山里的“黄金果”究竟藏着怎样的自然密码与健康能量?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走进这片绿水青山,一同探寻从枝头“黄金果”到餐桌健康油的匠心之旅,见证一滴茶油如何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图片说明:茶山全貌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山林瑰宝:深藏沃土的“营养明珠”
枝头这些青褐色的果实,便是油茶果。它们形似小苹果,成熟时会由青转黄,果肉厚实,内藏数粒饱满的油茶籽,这正是茶油的灵魂所在。黄陂镇坐拥3万余亩油茶树,涵盖湘林、岑软(岑溪软枝油茶)、长林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各有特性——湘林耐寒、岑软丰产、长林出油稳定,共同构筑了黄陂茶油卓越品质的基石。
这里山多沟深、生态优良,无工业污染、昼夜温差大,纯净山泉和肥沃土壤滋养着油茶果,使其在阳光雨露中缓慢积累养分。作为“一村一品”的核心作物,油茶种植已形成标准化体系:从品种筛选到田间管护,科技特派员定期指导,低产林的改造持续推进,每一颗果实都凝聚着自然精华与科学培育的力量。历经秋霜洗礼的油茶果,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黄陂油茶产业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发展”的见证者。
图片说明:油茶果图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图片说明:油茶果图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匠心淬炼:从“黄金果”到“琥珀油”
优质的原料为茶油品质奠定基础,而严谨的加工工艺则是品质的保障。从一颗果实到一瓶茶油,要经过漫长的“修炼”:
·人工采摘:精选自然成熟、果皮微裂的优质油茶果,去除坏果,保证原料纯净。
·晾晒脱壳:果实摊晒于阳光之下,手工或机械脱壳,取出颗颗饱满的油茶籽,锁住原始风味。
·压榨提炼:采用传统物理压榨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最大程度保留茶油的天然营养。
·精滤灌装:多道过滤后澄澈透亮,最终封装成瓶,锁住山野清香。
图片说明:工厂内景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黄陂镇携手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等机构,以科技赋能传统工艺,让茶油出油率达到28.5%,每一滴都凝聚着果实的精华。当地企业坚持“生态、健康、高端”的理念,从种植到加工拒绝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添加剂,老设备与新设备协同运作,既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借科技提升效率,让茶油始终散发自然清香。
健康之选:不只是食用油,更是“可食用的护肤品”
严谨的工艺赋予了茶油优良品质,丰富的价值更使其成为备受青睐的健康之选。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而黄陂的高山茶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双重魅力令人倾心:
餐桌上的“液体黄金”: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黄陂产出的茶油不仅品质出众,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人体代谢)、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其烟点高(指油加热至冒烟的温度较高,烹饪时不易产生油烟及有害物质,更适合日常煎炒),煎、炒、煮、炸皆宜,堪称日常烹饪理想之选。
肌理的“原生甘露”:不止于食用,黄陂的高山茶油更是大自然馈赠的 “天然护肤佳品”。当地老一辈人世代相传:用茶油滋润肌肤、护理秀发,天然温和不刺激。因其纯净可食,被誉为“可食用的护肤品”,深受孕产妈妈、婴幼儿家庭以及追求天然生活方式人群的青睐。
如今,黄陂镇通过“扶大、扶强、扶优”政策积极培育油茶产业主体,已涌现出祥旺、桂丰源、瑞丰源、伟丰等一批龙头企业,催生出“七条松”“山茶油”“茶之乡”等7个知名品牌,其中1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品牌。部分品牌还被纳入“兴宁油茶”区域公共品牌体系,使用其标志,通过源头把控与工艺升级,共同为“油茶之乡”的金字招牌注入底气。
图片说明:“茶之乡”品牌高山茶油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产业兴邦:“黄金果”铺就振兴路
从健康佳品到富民产业,黄陂油茶的发展轨迹正是一段乡村特色产业的振兴史: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数十年前,最初以散户零星种植为主,品种单一且产量有限,仅能满足本地日常食用需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镇政府逐步将油茶产业纳入 “一镇一业” 重点规划:从推动规模化种植起步,引入湘林、岑软等优质品种丰富品类;随后联合科研机构改良种植技术,建设标准化基地提升品质;最终成功获评“省级油茶专业镇”,昔日“家门口的寻常作物”蝶变为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
如今的黄陂镇,既葆有“油茶之乡”的生态底色,又延续着省级专业镇的发展势能。以“油茶之乡・绿色黄陂”的发展蓝图,通过“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带动”的模式,这里建成了7个千亩油茶基地,探索出“油茶+药材”、“油茶+水果”等林下经济模式,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当地充分发挥“产业村长”的作用,聘请油茶龙头企业负责人带动产业发展;联合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共建“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累计完成低产油茶林改造5270多亩。通过“电商+农业”的形式拓宽销路,让深山里的茶油走进千家万户。目前,黄陂油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超亿元,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让“种一棵树,富一方人”成为现实。
图片说明:黄陂镇油茶专业村建设挂牌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文创赋能:千年茶香焕发青春
为让这份来自黄陂深山的 “绿色馈赠” 走得更远,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以文化创意为笔,为黄陂油茶量身打造了专属文创 IP 形象 ——“茶墩墩” 与 “茶芊芊”。这对形象以饱满圆润的油茶果为原型,头部造型取自油茶果纵向剖面,巧妙融入客家蓝布衫、竹编斗笠、油茶花等文化符号。“茶芊芊” 簪戴油茶花、手提客家竹编篓,象征油茶果的孕育与收获;“茶墩墩” 身着客家蓝布衫、头戴竹编斗笠,传递着丰收喜悦。以 “客家蓝”“茶花粉”“稻穗金” 为色调,既承载着黄陂油茶的地域特质,也让 “油茶之乡” 文化变得鲜活可感。目前,围绕这对 IP 开发的表情包、帆布袋、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已成为黄陂油茶走向外界的 “移动名片”,让千年茶韵在青春创意中熠熠生辉。
图片说明:实践团原创文创产品
图片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尾声:一滴油的传奇,一方土的希望
从枝头“黄金果”到瓶中“琥珀油”,是自然馈赠与匠心坚守的完美交融,更是乡村振兴壮阔诗篇的动人注脚。这一滴油,凝萃了无污染山林的纯净,闪耀着科技赋能的智慧,更承载着万千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它是健康生活的至臻之选,是“黄陂油茶”品牌的闪亮名片,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诠释。
油茶林在群山间泼墨挥毫,绘就盎然绿意,“黄陂油茶”正承载着文化与产业的双翼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以特色产业为笔,描绘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图景。而这颗“黄金果”及其淬炼出的滴滴精华,终将在乡村振兴的壮丽征程中,续写属于黄陂的绿色篇章。
(作者:广东财经大学穗智兴农实践团)
标题:藏在黄陂深山里的 “黄金果”:滴滴茶油,都是自然滋养的健康之选
地址:http://www.rgmgy.com//rmjj/46676.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