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验收后,小保当矿业公司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从“达标”转向“创优”。如何实现从“达标”到“创优”的跨越?答案就蕴含在下面这三个“不等式”中。
达标≠终点 以持续学习锻造“最强大脑”
“这次标准化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我又进步了5分!”公司二号煤矿机电运输队技术员郑杰庆兴奋道,“标准在更新,我们的知识库也得跟着升级才行。”
达标并非终点,而是持续精进的起点。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验收,只是拿到了“入场券”,如何让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员的行动自觉,才是真正的考验。该公司以“能力升级”为标靶,织密制度与学习“两张网”。修订8个专业、10项核心制度、细化至896个岗位操作标准,完善《岗位风险明白卡》,确保现场作业有章可循、风险辨识有据可查。通过调度会领学、班前会提问、安全微课堂、案例警示等形式,推动标准从“纸上”走向“心上”。
同时,将标准化基础知识考试从季度改为月度,用高频次的“以考促学”倒逼全员在认知、掌握和执行上持续用力。今年以来,两矿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13次,参训人数24000余人次,在全公司形成了“人人讲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达标准”的浓厚氛围。
标杆≠个例 用精品工程引领“全面开花”
“你到我们142201综采工作面看看,管线吊挂一条线、设备推进一条线、材料码放一条线,生产作业紧张有序,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可见一斑。”
该公司二号煤矿综采一队员工王浩的自豪感溢于言表。王浩口中的“样板间”,是该公司精品工程的缩影。在该公司看来,标杆不是个例,其意义绝非打造几个仅供参观的“盆景”,而是要树立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样板,带动“全面开花”,服务安全生产。
按照“精品做示范、点线面创标”的思路,今年以来,该公司成功打造了3-1煤辅运大巷、142201综采工作面等30余个精品工程。每一个精品工程都严格遵循“开工即精品,过程皆精品”的理念,成为全公司对标看齐的“活教材”。
文件≠执行 靠刚性约束守牢“生命防线”
“7月份文明生产综合检查,因管缆敷设不规范,按制度对责任区队进行处罚,并在全公司通报。”在该公司的调度会上,这样的“曝光问责”已成常态。
再完善的制度、再严格的标准,如果不能落实落地,终究是一纸空文。为此,该公司下发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法》,通过“严检查、硬考核、真问责”的刚性约束机制,确保制度落地有声。管理人员下沉一线,严格执行月度综合检查与“包保联责”,开展全系统各环节安全大排查15次、重点时刻、特殊时段专项排查6次,用“吹毛求疵”的较真精神清理管理“死角”。
下一步,小保当矿业公司将继续在管理上做“精”、在细节上做“细”,让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李鹏飞)
标题:小保当矿业公司:从“三个不等式”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硬核”逻辑
地址:http://www.rgmgy.com//rmjj/4656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