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7月18日,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拾光星语志愿者团队的9名大学生,以跨学科综合志愿服务、课程种类丰富多彩为特色,在草坝小学开展了为期14天的“爱心蜀托”青年人才子女公益托管服务,旨在解决暑期家长“看护难”问题,同时为有志青年大学生搭建回馈社会的实践平台。
7月11日上午,安全课堂正上演一场特殊的 “情景剧”:孩子们轮流扮演 “陌生人” 与 “小卫士”,在志愿者指导下演练 “如何拒绝不合理要求”。暑假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期,通过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尤为关键。拾光星语志愿团队通过防止意外伤害、防止不法侵害、自然灾害逃生等一系列安全知识大讲堂为孩子们科普面对危险时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前教孩子防拐,光说理论记不住,现在他们自己演一遍,印象特别深。” 负责安全课的志愿者黄双双说,为了让课程更生动,她和队友们熬了2个晚上,把 12 个安全知识点改编成剧本。与此同时,拾光星语志愿团队还邀请到雅安市人民医院志愿护理服务队为孩子们现场演示如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方法,并通过情景模拟等方法加深印象,为孩子们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图为雅安市人民医院志愿护理服务队与孩子们的合影。邵钰珍 摄
为贴合儿童成长需求,托管班的开设课程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既有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作业辅导、成语古诗文化知识讲解等“基础套餐”,也有手工制作、创意绘画、科学原理揭秘等“特色加餐”。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既满足了孩子们对汲取知识的渴求,也满足了对解放天性的希冀。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拾光星语团队志愿者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模式,例如用情景剧教他们防范校园欺凌,用互动游戏加深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激发其创造潜能。
图为志愿者在课堂上提问小朋友。李哲文 摄
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将自身特长用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学习的方式转化为课堂内容传授给孩子们:美术老师利用现有的画具,手把手教孩子们画出自己美丽的家乡、亲密无间的家人朋友;舞蹈老师将孩子们喜欢的歌谣编成简单流畅的舞曲,带孩子们在明媚的阳光下载歌载舞;手工达人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孩子们用麻绳与贝壳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拼贴画。“这些自然材料来自孩子们的生活,创作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融入情感,这是最好的美育。看到孩子们能够学会一项实用的技能并很好地运用出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手工老师泽戴灵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技能能帮到孩子们,让这个夏天变得格外有意义。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手工作品。李哲文 摄
家长们对此也赞不绝口。“平时工作忙,孩子暑假一个人在家总让人担心,现在有老师带着学习、做游戏,我们上班也踏实多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学生家长刘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昨天孩子还说,长大后也要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去帮助别人。”志愿精神已经在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种子,等待未来某一天破土而出,在孩子们的心田上开出绚烂而温暖的公益之花。
面对记者的采访,项目负责人金怡敏表示,“爱心蜀托”项目通过 “专业服务 + 情感陪伴” 的模式,不仅为孩子们营造了安全充实的暑期环境,更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社会责任感。金怡敏认为,青年人才是社区发展的活力引擎,而大学生志愿者用专业与热情传递的奉献精神,正通过点滴互动影响着新一代,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甘于奉献、敢闯敢干的新青年。
支教的故事有终点,但奉献青春的故事没有终点。拾光星语志愿队队长表示,未来,团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在奉献自我、造福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夕阳下,草坝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与志愿者的笑声仍在回荡。这场跨越年龄的青春接力,不仅填满了暑期的 “空白时光”,更在彼此心中刻下了温暖的印记。
标题:有趣又实用!20门课程让公益托管课堂焕彩生辉
地址:http://www.rgmgy.com//rmjj/4636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