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香港 2025年7月13日电)在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政策指引和中央汇金公司示范引领下,绿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337.HK)正式宣布,将全面启动股权及股票回购计划。原定于7月5日实施的回购方案,经审慎研究后调整为7月20日正式实施,此举旨在更好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部署,充分把握政策窗口期,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政策春风提振市场信心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调整股权回购和股票回购的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个百分点。这一重大政策调整直接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参与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大空间,预计将带动超过2000亿元增量资金入市。
作为资本市场“国家队”的中央汇金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政策号召,在盘中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将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股票和科技创新类股票,当好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者。”据统计,中央汇金今年已累计增持A股超150亿元,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上海市国资委同步出台《关于加强上海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六大维度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山东省国资委也与证监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省属企业通过增持回购等方式强化市值管理。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为市场主体开展回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绿地香港战略调整彰显责任担当
绿地香港董事会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将原定7月5日启动的回购计划调整至7月20日实施。公司管理层表示,这一调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等待政策细则进一步明确;二是配合半年报静默期要求;三是为制定更完善的回购方案预留充足时间。
根据最新公告,绿地香港本次回购将重点把握三个方向:一是优先回购H股流通股份,预计初期回购规模不低于5亿港元;二是同步推进B转H股计划,优化股权结构;三是建立常态化回购机制,未来三年拟动用不超过公司净资产10%的资金用于股份回购。
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骆蔚峰强调:“本次回购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具体实践,既体现了我们对自身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彰显了作为香港上市红筹企业的责任担当。我们将把回购工作与业务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
专业机构看好长期价值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绿地香港选择在政策利好集中释放期启动回购,时机把握精准。预计公司2025年核心净利润将实现增长,当前股价明显低估。摩根士丹利也将公司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调高至17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绿地香港宣布回购计划后,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多家险资机构表示将重点关注优质地产股的配置机会。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透露,正加快推进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绿地香港等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将优先纳入投资标的。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家队”持续增持和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回购,资本市场正形成良性循环。绿地香港等企业主动回购的行为,既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市场化价值发现机制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战略布局契合国家发展方向
绿地香港本次回购计划与其“深耕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公司近期在杭州、南京等重点城市获取的优质项目,均聚焦刚需和改善型住宅需求,直接服务于扩大内需战略。
在商业运营板块,绿地香港旗下多个商业综合体引入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有效拉动消费升级。公司还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65亿元用于2025年6月19日绿地香港与韶关市政府签约“韶绿智算中心项目” 总投资65亿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地产+科技+算力”的创新融合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举措都与国家促消费、稳增长的政策导向高度一致。
公司管理层表示,将通过“回购+业务”双轮驱动,持续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股东回报。计划到2025年将分红比例逐步提升至净利润的35%以上,让股东更好分享公司发展成果。
专家解读政策深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指出,本轮政策调整具有深远意义:“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实质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既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又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认为,绿地香港等企业的回购行为具有示范效应:“优质上市公司主动回购,既是对企业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这种市场化的价值重估机制比行政干预更具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中国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绿地香港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企业,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标题:中央政策组合拳发力 绿地香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股权回购计划
地址:http://www.rgmgy.com//rmjj/46297.html
心灵鸡汤: